五、APQP 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错误

(一)前期策划阶段的错误

  1. 目标和范围不明确:对产品的特殊特性、质量要求等关键信息未清晰界定,导致团队工作混乱,资源浪费,关键节点延误,尤其影响新增设备等重要环节的推进。
  2. 跨部门协作失效:部分中小企业因人员不足,常出现一个项目经理承担所有文件编制工作的情况,对项目经理的综合能力要求极高。缺乏专业分工和审批流程,易导致文件出错,影响后续工作。
  3. 资源分配不合理:在进行设计验证(DV)和过程验证(PV)时,未预留足够的测试时间,若首次测试失败,易导致项目进度延误。

(二)风险管理与变更管理的漏洞

  1. FMEA 流于形式:部分企业将 FMEA 仅作为表格填写,未充分结合历史经验,未真正发挥其风险识别和预防的作用。实际上,FMEA 的制定需要投入足够时间和精力,才能体现其工具价值。
  2. 变更管理失控:设计更改后,现场未及时更新作业指导书,或供应商交付的仍是旧版本产品,导致生产混乱,甚至引发主机厂停线等严重问题。这一现象在研发周期压缩的情况下更易发生,需建立严格的变更管控流程。

(三)执行阶段的常见问题

  1. 验证测试不充分:受研发周期压缩影响,部分企业的 DV PV 测试存在遗漏,例如未模拟低温环境测试,导致产品在寒冷地区出现电子故障等问题。
  2. 供应商管理薄弱:研发周期缩短后,企业难以抽出足够时间走访供应商,无法有效参与供应商的样品试制和 PPAP 过程,对供应商的质量管控力度下降,增加了供应链质量风险。
  3. 控制计划不精准:控制计划与 FMEA 结合不紧密,未充分体现 FMEA 中识别的关键问题,对生产过程的指导作用有限,难以有效预防质量缺陷。
  4. 文档管理不完善:各类质量文档之间数据未实现联动,易出现信息不一致的情况。同时,企业对过往经验教训的沉淀不足,未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体系,导致同类问题重复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