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对活动分析的基础上,我们看到企业中会有多个关键节点,这是就需要对每个关键节点(岗位、职能)进行关系分析。分析的要点如下:-​ 明确这些岗位与上级单位的关系——对上级的贡献。-​ 明确这些岗位的活动横向的关系——对其他岗位或部门的贡献。其基本规则是要接近工作现场,对上级的贡献越清晰越好,其他部门对它的影响越少越好。“把一项活动放在适当位置的基本原则,是使影响它的各种关系尽可能少。同时,这项活动应该放在决定性的关系上——即决定其成功与贡献效果的关系上,并且应该相对简单、易于接近并成为该单位的中心。”举个例子,在制造业企业中,生产计划人员应该归哪个部门?如果按照法约尔的看法:“职能是一组密切相关的技能”,生产计划人员当然应该在计划部。不过,在多数情况下,我们必须要按照工作关系来进行分析——如果和生产计划人员关系最密切的人员是车间主任(工厂厂长)以及班组长,那么,生产计划员应该是车间(工厂)的一份子。生产计划岗位如果放在计划部,对计划部经理负责,其贡献并不清晰,远远不如直接对车间主任(工厂厂长)负责;同时,如果放在计划部,岗位与上级、平级和下级的关系相对复杂,也远远不如放在车间,相互之间关系简单清晰。有时候,决策分析和关系分析之间会发生逻辑冲突。解决冲突的办法是,低级职位尽可能如按照关系分析来做部门划分,尽可能接近于活动现场。中高级职位,或者与标准的制定及工作评价相关的职位,应该按照决策分析来设置,尽可能安排到能对企业有全面视角的部门。拿生产计划岗位为例,在某些情况下,需要对多个车间的生产计划进行统筹调配,生产计划岗位(或者叫生产计划管理岗位)就应该上移至生产计划部。企业是一个有机体,它和人体一样也是由多个器官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,因此,要解决企业的核心问题,在分析的时候也不能只有一个维度,必须从更多的角度深入了解经营工作的实际情况。组织结构追随企业业务和战略的发展,为满足业务的要求,必须要从业务活动、组织贡献、组织决策、组织关系四个角度进行分析,以此作为结构设计和职位设计的基础。
横向提问是让客户说出所有的交易条件,你想要的未必是对方想要的或最需要的。谈判者根据自身的情况将谈判所涉及的条件分成“must”“want”和“give”三类,最理想的情况是用自己认为并不重要的“give”类条件,拿来交换对方的“must”和“want”的条件。在谈判初期,销售人员主要是探询摸底,使用横向提问了解客户所有谈判要求:谈判目标、目标的优先顺序、同时试探对方的谈判底线。了解对方谈判目标:“为了提高谈判的效率,能否将您所看重的条件罗列一下?”将谈判目标细化:“您对售后服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,可以说得更详细点吗?”了解目标的优先顺序:“您最关注和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,您能排个序吗?”“价格和付款条件您最关注的是哪一个?”“在所有条款里,您不太关注的是什么?”探索对方底线:“能否诉我,您可以接受极限的价格是?”即使客户虚假回答或给一个很低的还价,至少也可以作为与对方谈判一个参考基准点。当客户开始提出谈判要求的时候,不要忙着回应,让客户说出所有交易条件,例如:“除了价格以外,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?您能说得具体一些吗?”如果你在弄清楚完整的谈判条件之前,对客户每一个要求都加以处理或回应,你就会失去控制交易的机会。客户会各个击破,先谈价格、再谈付款、最后再提出质量要求,到时候你发现所有的条款都得让步,就非常被动了。正确的做法是横向提问,让客户说出所有交易条件,用一些对你相对不重要的让步来交换我方重要的条件。
黄崎在学校对面开了一家日用百货店,经营了两年,亏损了,只好关门大吉。但是,在黄崎父亲看来,这是一个很好的市口,没有经营好,是因为黄崎平时根本就不理账。比如,销售商品不记账,库存也不定期盘点,也没有收银机,平时的营业款直接往抽屉里面一塞等。按黄崎自己的话来说,反正都是自己家的钱,有什么好算的?赚到的钱都是自己的,所以,黄崎每天营业结束也不算当天的营业额,赚多赚少都不清楚,可以说是一笔糊涂账,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。很多药店人员看到这样的案例可能会说:“不会吧,怎么会这样做生意呢?”但是,其实一些单体药店的老板也如黄崎一样,对数据很淡漠。引起这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(1)不明白数据管理的作用。可以说,作为药店的经营者,不仅要在用药指导上用心,也要在心里面有一把精准算盘才行。对店里面收支情况、商品库存情况、盈亏平衡点,来客数与客单价、高毛利商品销售占比、会员资料等都要有数,如果真是什么都稀里糊涂,是不可能经营好药店的。因为,数据是理性与客观的,单凭感觉来估计是拿捏不准的。也就是说,要做好生意,就要对数据很敏感,通过数据来看结果才知道药店经营状况,并且可以采取合理措施来改善,以使经营结果朝更有利的方向发展。(2)人手不够。大多数单体药店经营都是夫妻两人店,很多药店甚至就是老板自己一个人在上班,或者请一两个人上班。总体来说,人员偏少,因此,就觉得没有时间去理这些数据。(3)认为做生意就是“望天收”。很多单体药店经营者并没有给自己下指标,一些药店经营者认为,生意好坏影响的因素很多,生意好了,不用你算也能赚钱。要是选的店面不好,那自己再怎么算也没有用,持这种想法的人估计还不少呢。其实,如果真的生意好,通过计算,清楚好在哪里,才会更好。而如果生意不好,那就更要清楚自己的处境,及时改善或者尽早迁址甚至闭店。只有意识到数据对于经营的重要性,才会真正去做好数据管理,具体来说,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数据管理。(1)目标。单体药店也应给自己每月每周每天一个营业指标,可以细化到某些商品上,有压力才会更接近目标,使药店进入良性数据循环。(2)做好简单的报表。计算每天营业款项多少,其中高毛利商品占比多少、来客数与客单价分别是多少、商品库存情况怎样、效期商品库存金额有多少等,这样就能清楚自己今天是赚了还是亏了,也清楚自己接下来的重点工作方向在哪里。(3)由专人做。也可以招聘专门的财会人员,对店面的财务情况进行分析,这样对药店的经营来说是有利的。(4)学习基础会计知识。也可学习基础的会计知识,会理账、会进行成本分析、懂得收支平衡等,有了基础的会计知识,药店经营情况就了如指掌。在笔者看来,对于单体药店来说,不能因为提取数据有难度就因此放弃了数据管理,而应想办法克服困难,才能打好单体药店的如意算盘。